热门文章
P2P行业监管的探讨和未来发展建议
发布时间:2015-06-25 分类:趋势研究
2015年P2P行业有几大热点,其中一个热点就是何时监管条例落地。上半年至少有两个时间点暗示监管条例即将公布,一会儿是人行内部开会决议,一会儿是银监会监管条例建议稿。但是迄今正式的监管意见还是没有公布。P2P行业到底需不需要监管?如果需要监管应该如何监管?监管哪些方面?本文就聊一下有关P2P行业监管的问题。
1、P2P企业是否需要监管?
当然需要,否则进入P2P行业的风险投资不就亏死了。没有了P2P牌照的幻想,谁还会再投资P2P行业。从这点上其实投资者和监管者的利益是一致的。
中国市场经济还不完善,法制环境没有建立起来,出现任何借贷纠纷,大家总是将责任推向政府,希望政府出面来解决问题。投资和风险本来就是相辅相成,没有高收益低风险的金融产品,获取高收益就一定要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。美国2007年金融危机时,大多数投资者选择了认赌服输。
监管的目的是保证市场公平,政府不需要同情投资失败的人,也不应出面确保高收益金融产品一定无风险。P2P的监管本质主要是为了降低非法集资的风险,保证企业和投资者的合法利益。
2、由谁来监管P2P企业?
美国是SEC(监管投资银行的机构),中国定位为银监会(过去小额贷款公司由银监会来管理),其实当地的金融办、公安局、工商局都有职责来监管。只要确保P2P公司遵守国家各项法律,不非法吸收存款,按照经营执照范围经营,不进行虚假宣传,让客户充分了解P2P产品的收益和风险,不进行投资诈骗潜就可以。
P2P企业和其他的企业一样,只是众多企业液态中的一种,只要合法经营,不需要过多的干涉,让市场去教育经营者和投资者,监管机构只需要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,保证交易公平即可,不需要过多的费心和担忧。
3、如何进行监管?
银监会负责监督其非法吸储、利率制定、数据上报、客户投诉等,参考小贷公司和信用卡公司相关监管要求。注册地政府金融办监督其非法集资,公安局监督其是否涉及金融诈骗,工商监督其是否非法宣传等。
监管者需要支持网贷研究机构和媒体定期公布P2P行业评级报告,对报告中有问题对企业应该及时进行调研,保护投资者利益。
4、如何保护投资者利益?
需要教育投资者,针对通过网站进行宣传的P2P公司,投资者可以通过工商局的亮灯工程来判断P2P企业的真假。每个正规的网站上均有链接可以连接到工商局网站,投资者点击此链接,可以来判断网站真假,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一些诈骗网站。
投资者还可以参考专业评级机构,根据评级机构的信息来选择如何投资P2P产品。基本的选择P2P的几个条件是看成立时间、管理成员、外部评级、投资机构、战略投资方、行业背景、理财产品用途等。
对P2P行业的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
1、控制好成本
银行整体的运营收入可以达到3万亿元以上,净利润超过一万多亿,其竞运营成本上没有任何压力。一般银行的运营比在30%-50%。P2P企业的运营比短期可以在80%,但是长期一定要低于50%,否则没有办法和银行竞争。尽量减少线下投入,尽量增加线上和技术投入,多和消费金融和产业金融相结合,多利用期权来吸引员工。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和技术效率来降低成本,如果P2P企业能过达到低于30%的运营比,则就会领先于银行。
2、继续引入战略资本
P2P直接融资和消费金融市场还没有起来,所有P2P企业都面临运营成本的压力,短时间内还有没有一家P2P企业可以宣称盈利,即使已经有些盈利的速溶360和前隆贷(手机贷),其实也没有办法保证未来一直盈利。
所有P2P企业应该继续引入战略资本,请注意不是风险投资,应该是可以为P2P企业带来上下游资源的企业,例如拥有市场优势的农业、家电业、房地产业、旅游业、汽车产业、日用化工等产业,他们给P2P带来的是供应链金融的机会。
3、结合消费金融,赚取商品的零售差价
中国在未来几年逐步进入信用消费社会,相对信用卡分期付款的年化18%左右的利率,P2P的12%到15%的年利率将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。2013年中国信用卡消费总额为8万亿,如果其中10%转化为分期付款,未来将会有接近1万亿的市场。BCG估计到2020年,中国消费金融的市场大概可以达到20万亿,如果P2P可以提供10%左右的融资,则未来市场巨大。
举个例子,iwatch在中国市场推出时,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提供6期免手续费、免利息的分期付款活动,短短一个月,其iwatch销量雄踞中国前五,看上去招行信用卡搞了个市场活动,为客户提供免利息手续费优惠,但是其每个表都有10%以上的差价收入,6个月的资金,拿到10%左右的利息收入,其实招行信用卡赚大了。
P2P企业可以借鉴这个例子,借助个人消费,用融资撬动消费杠杆,赚取零售商品价格差。
4、结合产业金融
P2P企业其实一个直接融资平台,其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直接融资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。万达收购了快钱就是这个原因,万达在银行的资金成本大概是12%,其通过快钱直接融资的方式可以将资金成本降低3%-5%,每年可以帮助万达节省20多个亿的财务成本。海尔成立了互联网金融事业部,其产业链的小企业,可以借助这个金融平台,实现供应链金融,避免各企业之间的三角债发生。
P2P完全将金融体系内资金流转对玩法用到了互联网金融平台上,如果大量强势企业例如能源、运营商、汽车、铁路等行业直接建立产业金融服务平台,结合自身产业优势来玩产业金融、供应链金融、贸易金融。这些对银行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。
5、P2P监管需要摒弃传统监管思维
监管规则没有落地前,P2P企业想象空间巨大,很多传统企业都看好这个牌照,看到了P2P商业模式的想象空间,无论是汽车金融、农业金融、消费金融、票据金融、产业链金融等,其市场规模都在千亿元以上,很多企业和金融行业正式看好这个之后,才决定进入P2P行业的。
监管来的越晚,P2P商业模式就会越多,市场可以玩的产品就越多,P2P行业的发展就越好。问过很多金融行业的人,为什么其要放弃自己在金融行业稳定的工作,放弃较高的收入来加入P2P行业。大多数的人回答都是看好P2P企业灵活的商业模式和未来的发展空间。长远看他们在P2P行业里拿到的收入不会低于金融行业,其个人价值(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)相比金融行业,会得到更好的回报。
最后对P2P企业的定位提一个小的建议,P2P企业不是同银行抢市场的,否则会进入红海,很快就牺牲了。P2P企业是为得不到银行金融服务的客户服务,从这批客户中筛选出风险可控的客户,为其提供融资服务,包括消费金融和贸易金融服务。另外P2P企业也是为具有产业优势的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,并利用其技术和效率优势来提供更加便捷的供应链金融服务。
来源:金评媒